大家好!我是青牛君,热爱中国茶,倾心传世品。本文为原创作品,欢迎转载分享。本文包含:原诗/写作背景/注释及大意
原诗《虾蟆碚》
苏轼(宋)
蟆背似覆盂,蟆颐如偃月。
谓是月中蟆,开口吐月液。
根源来甚远,百尺苍崖裂。
当时龙破山,此水随龙出。
入江江水浊,犹作深碧色。
禀受苦洁清,独与凡水隔。
岂惟煮茶好,酿酒应无敌。
苏轼(1037-1101)
展开剩余77%写作背景本诗作于嘉佑四年(公元1059年)冬,自眉州赴京师途中。苏轼时年23岁。
苏轼高中进士后,在欧阳修的力推下,名动京城。每有新作,立刻传唱开来,一时风光无两。然此时,母亲突发病逝,遂与父苏洵、弟辙回乡奔丧。守丧期满后,三人离眉州,赴京师。在行至长江三峡西陵峡石鼻山下时,看到“扇子峡石中突,而泄水独清冷。石状如圭头,俗谓虾蟆石”(《峡州志》)遂作本诗。
诗题中的“碚”,音bèi,地名用字,如重庆北碚、宜昌虾蟆碚。有版本写作“背”。
凤来朝(白牡丹 “国际美味奖”蕞高评级)
唐宋以降文人墨客对虾蟆石多有记述。黄庭坚《黔南道中行记》:“日中乃至虾蟆碚。从舟中望之,颐颔口吻,甚类虾蟆也。予从元明寻泉源入洞中,石气清寒,流泉激激,泉中出石,腰骨若虬龙纠结之状。洞中有崩石,平阔可容数人宴坐也。水流循虾蟆背垂鼻口间,乃入江耳。”
虾蟆碚石泉在唐朝时便已成名。唐张又新《煎茶水记》“峡州扇子山,下有石突然,泄水独清冷,状如龟形,俗云虾蟆口水,第四”。此后,虾蟆碚泉水以“天下第四泉”闻世。
凤来朝 裸饼实拍
注释及大意1、蟆背似覆盂,蟆颐如偃月。
蟆:本意为蛤蟆,此处指虾蟆石。盂:盛装饮食或液体的圆口器皿。颐:本意为下巴。偃月:横卧的半弦月,通称半月形(状)。
本句大意:扇子山峡石中突,状如蛤蟆,其蟆背似倒扣的盆盂;其颌部如横卧的半弦明月。
2、谓是月中蟆,开口吐月液。
本句大意:传说这就是月亮里的那只玉蟾,而石中激激而出的泉水,正像是玉蟾张开嘴巴吐出仙露!
凤来朝 茶汤实拍
3、根源来甚远,百尺苍崖裂。
根源:此处指泉水的源头。苍:青黑色。
本句大意:细寻这甘泉的源头,当是来自遥远的百丈之高青黑山崖的裂口。
4、当时龙破山,此水随龙出。
当时:当初,指传说之时。
本句大意:当初定是巨龙撞裂了这百丈高山,这股清泉才自山腹中奔涌而泄。
5、入江江水浊,犹作深碧色。
本句大意:泉水激荡而出,汇入浑浊的江中,却仍能清晰地辨识其青绿色的水流。
凤来朝(300克/饼 5饼/提 20饼/箱)
6、禀受苦洁清,独与凡水隔。
禀受:来自先天赋予的体性或气质。苦:此处表程度之深,相当于极、甚。
本句大意:这仙泉之水天生就极为洁净清澈,与普通流水自有云泥之别。
7、岂惟煮茶好,酿酒应无敌。
岂惟煮茶好:此虾蟆碚泉水在唐朝即以宜茶“天下第四泉”闻名。
本句大意:用它煮茶固然绝妙,就是用来酿酒,也必定天下无双吧!
我是青牛君,倾心打造传世茶品。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,如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祝各位读者生活精彩,有梦成真!
发布于:河北省宜人配资-在线配资查询服务-股票配资靠谱公司-上海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