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物档案
姓名:孙庆忠
年龄:65岁
寄语:看到老人们修完脚乐呵呵的样子,我就觉得值。
孙庆忠(左)为老人义务修脚。早晨8时,延庆区光荣院里,86岁的左奶奶早已准备好泡脚的热水,不时朝门口张望。当那个背着工具包的熟悉身影出现在门口时,她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:“庆忠来啦!”
“阿姨,最近脚感觉咋样?”孙庆忠蹲下身,在膝盖上垫上毛巾,将左奶奶的脚从盆中轻轻抬起、擦干。打开工具包,里面是十多把修脚刀,还有酒精、碘伏和纱布。左奶奶的脚指甲容易嵌进肉里,她患有糖尿病,最怕的就是脚部发炎感染。“您别动,我慢慢修。”孙庆忠的手极为稳当,刀刃贴着指甲边缘轻轻一挑,嵌甲被取出。接着,他又用磨砂板把甲缘磨得光滑,“这样穿袜子不拉得慌。”
展开剩余67%这样的场景,每月都会在光荣院上演。从一楼到三楼,孙庆忠挨着屋走,修完最后一位老人的脚,常常过了中午11时。
“我母亲曾在光荣院住过两年,我常来探望,注意到一些老人的脚指甲又厚又长。他们自己剪不动,又不好意思麻烦别人。”母亲离世后,孙庆忠每次路过光荣院,心里总空落落的。有一天,他敲开了院长的门:“我以前在八达岭温泉度假村做按摩师,会修脚,让我来给老人们免费修脚吧。”院长起初有些怀疑:“你是认真的?可别来拍张照就走了。”“只要我身体还行,就会一直来。”这一句承诺,孙庆忠坚持了11年。
孙庆忠给老人修脚时有个习惯——从不戴口罩。“一戴口罩,说话隔层布,老人会觉得生分。”他一边修脚,一边陪老人拉家常:“叔,您爱听的评书,今天该讲哪段了?”“阿姨,您闺女上次送来的糕点甜不甜?”老人们的话匣子一打开,房间里就充满了笑声。临走时,左奶奶硬往他包里塞了个桃:“专门给你留的,可甜了!”
有人问:“给老人修脚不嫌脏吗?”“把他们当自家父母,就不觉得了。”孙庆忠说,他至今记得第一次去山村里为老人修脚的场景。有位大妈的脚指甲厚得像层硬壳,蜷成了弯钩,深深扎进肉里,化脓的地方结了黑痂。因为走路脚疼,她已经七八天没下床了。孙庆忠花了近一个小时,一点点把嵌甲挑出来。修完后,老人的眼泪一下子涌出来:“3年没剪过脚指甲了,总算能好好走路了。”
这件事让孙庆忠更加坚定:“很多老人吃穿不愁,但脚上的问题没人管。我就想让他们走起路来舒服点,有了脚病也知道该怎么办。”
2023年,在孙庆忠的带动下,永安社区成立了“永安·家”志愿服务队,14名志愿者定期为高龄、孤寡老人提供修脚、理发、代购等服务。每月的社区便民大集上,孙庆忠的按摩修脚摊位前总是排着长队,而他分文不收。
93岁的刘忠大爷以前得靠儿子推轮椅去店里修脚,如今孙庆忠直接上门服务。老人看着自己修整一新的指甲,连连赞叹:“庆忠手艺好,还耐心,真是咱社区的宝!”
从光荣院到山村里,从便民大集到老人家中,11年里,孙庆忠修过的脚,数不清了。但他记得每位老人的模样:王奶奶会偷偷往他包里塞牛奶,时奶奶总把院里发的水果留给他。“看到老人们修完脚乐呵呵的样子,我就觉得值。他们舒服了,我就幸福了。”孙庆忠说。
受访者供图
来源:北京日报客户端
记者:褚英硕
发布于:北京市宜人配资-在线配资查询服务-股票配资靠谱公司-上海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