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汉这汽车之城,是不是打算转个跑道啦?
嘿,最近消息,2025中国汽车飘移锦标赛(CDC)武汉站正式宣布安排在武汉国际赛道举办,时间是10月1日到5日。
这次国家级别的汽车比赛已经是第三次在武汉举行了。
还不止这些呢。
今年在武汉,汽车运动的盛事可不少,像MINTIMESGP铭泰大赛车亚洲GT系列赛、国际汽联F4中国锦标赛这些世界方程式比赛,还有其他四项汽车赛事,都选择在这里与大众见面,热闹非凡。
汽车一直都是武汉最主要的经济推动力之一。
以前,这地方可是老牌的汽车制造重地。
到了1991年,神龙汽车项目正式在武汉落户,这个项目寄托着我国未来轿车产业的期待。首款在武汉下线的东风合资轿车——神龙富康,不但顺利亮相,还弥补了国内汽车市场的空白。
这三十多年来,我国汽车行业飞速崛起,早已不再只是一种出行工具,而逐渐演变成了表达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的重要载体。
随着汽车文化的发展,产业链也发生了大调整,而汽车运动,正是这个变化中的关键部分。
靠着那种“速度与激情”的感觉,汽车运动正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。
今年3月在上海举行的2025年F1中国大奖赛,吸引的观看人数超过了22万。
虽然今年多出了1.4万张门票,可是车迷们抱怨抢不到票的声音还是不少,总是听到这些抱怨声。
赛车的吼声和城市的繁荣似乎产生了共鸣。
很明显,武汉也注意到了这些潜在的机会。
去年,华中地区的第一条F2级别国际赛道在武汉开始使用了。
眼看着比赛的帷幕逐渐拉开,车子们都已稳稳地停在起点位置上了。
准备换道超车的引擎,要发力了。
【1】
这个暑假,《F1:狂飙飞车》在豆瓣拿了8.7分,稳居电影市场的榜首位置。
在线上,镜头把咱们带进了驾驶舱,跟赛车手一起握紧了方向盘。
在街头巷尾,感受赛车引擎的咆哮,早已变成了都市的一部分。
大刚观察(DGbeacon)粗略估算,仅在9月份,我国就举办了14场汽车赛事,分布在成都、福州、珠海、上海和天津这些城市。
其实,武汉对汽车运动的投入,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早一些。
其实,武汉的经开区也被叫作“中国车谷”,是我们国家汽车产业最集中的地方之一。
数据显示,“十三五”期间,经开区的GDP大部分,达到70%,都来自汽车行业,而汽车产业的产值也突破了1.16万亿元。
▼武汉“中国车谷”里那宽敞的停车场,规模挺大地。图视觉中国
不过,近些年,一股新能源的东风掀起,彻底改写了全国汽车行业的局面。
深圳、合肥、西安、郑州这些城市,凭借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,不断刷新我国汽车十强城市的排名。
错失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快车道的武汉,现在也感受到那种紧迫感了。
不久之后,经开区就掀开了“第二次创业”的序幕。
在搞智能网联汽车的同时,武汉默默地把关注点转向了汽车的另一块战场——汽车运动。
2017年,CTCC中国房车锦标赛第七站就在武汉举行。
这次比赛中,赛车首次开上了武汉体育中心周边的内部道路,甚至发车的大直道也直接铺在了武汉的市政道路上。
接下来的两年里,武汉又迎来了“铁马”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大会,同时,中国汽车飘移锦标赛(CDC)也来了武汉。
要办专业的场地赛车,就得有一条专业的赛道。
就在那个时候,武汉也开始打算建专业的赛车场。直到去年年底,长达4290米的武汉国际赛道终于揭幕。
这是武汉国际赛道的俯瞰图,整个布局一目了然。
这条华中地区最长的F2级别国际赛道,就坐落在武汉经开区的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。
【2】
到这儿,估计不少人会心生疑问,一场专业的汽车比赛,究竟能给一座城市,或者说它的产业链,带来些啥好处呢?
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,不妨咱们回到故事开头,看看最初的情景。
追溯一下,历史上头一回汽车比赛发生在1887年。这场比赛原本是为了提升某本杂志的知名度,没想到却变成了展示汽车技术和性能的大舞台。
在这场比赛还不到半年就要举行的时候,全球第一张汽车许可证刚刚在德国出现,也算是汽车工业刚刚开始萌芽的阶段。
这次汽车比赛一拉开帷幕,就让大家都明白了,汽车这个“新玩意儿”,其实比传统的马车还要稳当。
从那以后几年,汽车运动和汽车工业就像搭档一样,一起成长,相互融合,也在不断影响着对方。
1894年,巴黎举办了首届汽车大奖赛,标致和奔驰这些老牌车企开始崭露头角。
标致甚至因为采用了内燃机引擎的新技术而荣获奖项。
比赛结束后,内燃机技术迅速在汽车动力系统中得到普及。同年,配备内燃机的奔驰Velo车型也开始陆续投产。
随着汽车工业一路发展,光靠速度快不行了,大家对汽车里的每个部件都开始有了更多的疑问和更高的要求——
想知道车子的性能到底靠不靠谱,是不是能放心上路?
这个照明系统用着怎么样,毕竟光线充足关键嘛。
长时间开车后,轮胎的耐磨性到底还能维持多好,抓地力又能达到什么程度呢?
带着这些疑问,当年1923年,在法国西北部,有被称为“赛车界高峰”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正式拉开了帷幕。
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规则挺简单:在24小时内跑得越远的赛车,赢面就越大。
新规的出台,催生了新的制造需求,也打造出一套完全不同的汽车产业格局。
一天一夜不停换车的行驶过程中,无论是发动机、轮胎、车灯,还是任何一个零件的调试,都可能左右车辆夺冠的机会。
这促使参赛队伍在汽车制造工艺方面不断提升和改进。
比如说,为了降低油耗,让比赛中赛车不需要频繁进站,奥迪在1999年就推出了配备FSI汽油直喷技术的V8发动机。
从2000年到2006年,配备V8发动机的奥迪R8赛车五次摘得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冠军。
当地时间2025年6月15日,2025年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正赛正式开始。图视觉中国
当奥迪借助勒芒24小时耐力赛重新塑造品牌形象时,我国也逐渐开启了在国际汽车赛事方面的探索之路。
在2004年,上海首次迎来了国际F1比赛的引入。
F1被和奥运会、世界杯足球赛一起,称作世界三大体育盛事。
彼时,我国的汽车工业仍处于起步期:
目前,我国的私人汽车存量大约是1365万辆,平均下来,每95个人中就有一辆车。
中国的汽车产量和销量在全球总数里都占了7.9%。
F1中国大奖赛的赛道位于上海嘉定区,这次国际赛事带来的热潮推动了上海国际汽车城的筹建。
相信很多人都知道,首届F1中国大奖赛一共吸引了26万人次的观众到场。
实际上,在2004年,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(上海)在嘉定区正式挂牌。那时候,嘉定还打造了一条汽车展示贸易街,而在汽车城的零部件配套工业园区内,已有25个工业项目完成建设并正式投产。
这就是上海嘉定区的上海国际汽车城核心区域,图来自视觉中国。
汽车比赛和产业的发展紧密相连,成为中国汽车工业中再次被验证的一个重要故事。与此同时,我国的汽车品牌也纷纷加入了汽车运动的行列。
2005年,吉利成立了咱们国内第一个方程式车队,而同期,最早踏入赛车运动的铭泰集团也在那年搞起了这项事。
【3】
当前,铭泰携带着将近二十年的赛事管理经验,来到武汉这边。
在2024年8月,武汉经开区和铭泰达成了战略合作意向,签订了合作协议。
一方面,多个顶级汽车比赛将落户武汉国际赛道;另一方面,双方还打算一起打造共享的汽车后市场产业生态圈。
武汉国际赛道一旦投入使用,就交由铭泰集团负责管理和运营。
引入成熟的运营方之后,汽车赛事和相关产业相互促发展的好故事,能不能在武汉也照搬呢?
这可能只是个开端而已。
汽车比赛的特别之处在于,一端牵扯着庞大的汽车产业链,另一端则直接关联到人的切身体验。
澳门的东望洋赛道,就是举办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的地方。
不过在不举行比赛的日子里,这条环绕东望洋市区的道路,也是澳门居民日常出行的主要路线。
因此,在澳门居民心里,每到赛季,“赛车就会从我每天走过的路上飞驰而过”,这也成了关于这座城市的一种共同记忆。
2023年第70届澳门格兰披治赛车在11月12日举行,图由视觉中国提供。
专业的汽车比赛,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,成为一种既能感受又能理解的生活方式。
咱们国家汽车运动最热的地方上海,也在努力把单一的比赛变成商旅、文化、体育多方面结合、在不同场景中体验的综合生态系统中,积极寻找汽车运动真正落地的途径。
从2011年起,嘉定区围绕F1中国大奖赛,举办了上海汽车文化节,不光有比赛,餐饮、娱乐、展览都一块儿融入,形成了城市专属的汽车狂欢节。
从2020年开始,即使不在比赛期间,来到上海也还能感受到汽车文化,比如上海国际赛车场的主看台、颁奖台、新闻中心这些地方,都被列入休闲游的线路,向车迷和游客开放。
2025年F1中国大奖赛现场,一名车迷正在玩赛车游戏,场景真热闹。图视觉中国
互动能让彼此联系得更紧密,而更紧密的联系又能带来更可观的经济回报。
上海体育局刚刚出了一份《2024年上海赛事影响力评估报告》,里面提到,2024年的F1中国大奖赛带来的直接经济收益达到14.06亿元,整体的产出效应高达39.28亿元,还带动了“吃住游购娱”方面的消费,总额达到15.93亿元。
武汉也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。
大刚观察(DGbeacon)注意到,10月在武汉举行的2025中国汽车飘移锦标赛,设置了多元的体验场景:
除了观赛区和参赛P房以外,现场还安排了改装车展示区、品牌展览区,还有后备箱集市啥的。
比起20年前,我们国家的汽车文化已经打下了更扎实的群众基础。到了2024年,国内的汽车保有量达到3.53亿辆,基本上每4个人就有一辆车,平均每3个人里就有至少一个开车的。
在那近百人就能拥有一辆车的年代里,武汉已经提前完成了汽车工业的积累。
眼下,或许武汉已经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新机遇。
也就是说,这其实是一场要坚持不懈、不断投入的长跑比赛。
九派新闻的记者陈冬艳
宜人配资-在线配资查询服务-股票配资靠谱公司-上海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