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产芯片突围战:这家厦门企业凭什么拿下全球第二?
深夜的厦门软件园二期,优迅股份的实验室依然灯火通明。
工程师小李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,突然一拍桌子:“成了!”团队瞬间沸腾——他们刚刚完成了新一代光通信芯片的关键测试。
这个看似普通的夜晚,背后却藏着中国芯片产业的一场“暗战”。
6月26日,优迅股份正式向科创板发起冲刺。
翻开招股书,一组数据格外亮眼:2024年,这家企业在10Gbps及以下速率光通信芯片领域,硬生生从国际巨头手中抢下全球第二、国内第一的市场份额。
要知道,光通信芯片长期被美日企业垄断,优迅的突围堪称“虎口夺食”。
从“跟跑”到“领跑”的逆袭
“十年前客户问我们‘敢不敢用国产芯片’,现在变成‘能不能优先供货’。”优迅董事长柯炳粦感慨道。
这种转变源于实打实的技术突破——他们的芯片不仅六次斩获“中国芯”大奖,更被华为、中兴等大厂装进了5G基站和数据中心。
国际咨询机构ICC的报告显示,优迅的市占率已逼近行业龙头美国博通。
一位不愿具名的运营商技术负责人透露:“在接入网场景,优迅芯片的性价比能比进口产品高出30%,交货周期还短一半。”
8.89亿募资背后的野心
此次IPO,优迅计划募资近9亿元,重点押注三个方向:
下一代接入网芯片:瞄准家庭万兆宽带普及浪潮
车载激光雷达芯片:卡位智能驾驶的“眼睛”
800G硅光芯片:为AI算力爆发提前布局
值得注意的是,尽管2023年净利润短暂下滑,但2024年营收突破4亿、利润回升至7786万元,毛利率仍保持在46%以上。
“这比很多消费电子芯片企业健康多了。”半导体行业分析师张波评价道,“光通信赛道技术壁垒高,价格战没那么惨烈。”
隐忧与挑战
亮眼成绩单背后也有暗涌。
招股书显示,公司近三年毛利率从55%缓降至46%,研发投入占比却始终维持在20%左右。
“既要守住中低端市场基本盘,又要冲刺高端,就像同时参加马拉松和百米赛跑。”一位参与尽调的投行人士坦言。
更关键的是,美国近期对华半导体管制加码,光通信芯片虽未直接受限,但关键设备进口仍存变数。
优迅在风险提示中专门提到“正在推进关键工艺的国产替代方案”,其厦门产线已实现部分自主可控。
尾声
离开优迅园区时,公告栏里“国家级单项冠军”的奖状在夕阳下泛着金光。
门卫老陈骄傲地说:“这些年总见老外工程师来参观,以前可都是咱们去国外学习的。”或许,这就是中国芯片产业最真实的注脚——从仰望到并跑,下一步将是超越。
宜人配资-在线配资查询服务-股票配资靠谱公司-上海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