讲真,现在办车展这事儿,本身就有点行为艺术。尤其是在长沙这个魔幻的城市,搞一个所谓的“国际车展”,听起来就像是给一群已经杀红了眼的蛊虫们,搭了一个更加华丽、更加血腥的斗兽场。什么“时代的缩影”、“科技的交汇”,翻译过来就是:不装了,摊牌了,我们要在年底把KPI冲完,顺便看看明年谁会先死。
这篇通稿里说,长沙车展20年,卖了26万台车,成交额600多亿。数字很漂亮,但你细品,这不就是大型线下团购会么?只不过现在,团购会的主题变了。以前是比谁家沙发更软,现在是比谁家刀子更利。尤其是看到“中部崛起”、“湖南新能源整车制造增速167.7%”这种字眼,我脑子里出现的不是欣欣向荣的产业蓝图,而是一个修炼了禁术的武林高手,突然内力暴涨,把隔壁桌正在喝酒的老师傅们都给震飞了。
安徽干翻广东,湖南河南冲进前十,这已经不是什么产业转移了,这是经典的“掀桌子”打法。以前大家还讲究个江湖规矩,你在你的地盘卖车,我在我的地盘开发布会,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。现在呢?现在是“我不过了,你们也别想活”。比亚迪这种“压缩毛巾”一样的产能往湖南一扔,整个区域的画风都变得道诡异仙起来。最好的防御不是金钟罩铁布衫,是直接把练武的场子给炸了,大家一起修仙,要么成仙,要么成盒。
所以,这个长沙车展,它展示的根本不是什么“湖南智造”的实力,它展示的是一种癫狂。一种“你们还在卷冰箱彩电大沙发,我已经开始论斤卖”的终极降维打击。大家都是演员,只不过有人演的是偶像剧,有人直接开演三体人了,太阳都要给你一个趔趄。
然后就是每次车展都必须整的花里胡哨的部分——“智能化技术爆发元年”。这个“元年”我感觉从我上小学开始,每年都是元年。华为的“全场景”,吉利的“千里浩瀚”,AI大模型批量“上车”。听着都特别666,但作为我一个被现实毒打过的中年人,我对此持保留意见。
自动驾驶的关键在哪里?不在特斯拉,不在华为,在那些神出鬼没的“老头乐”。你那个价值几十万的激光雷达,算力堪比服务器的芯片,能算得过一个不打转向灯、突然从巷子里窜出来的老大爷吗?只要大爷躺得快,你的“全场景智能”就成了全责智能。所谓的智能座舱,本质上就是一个会移动的智能KTV,主要功能是让你在堵车的时候不会因为太无聊而产生砸车的冲动。至于“人车家”生态,坏了菜了,我家的智能马桶还没同意这门亲事呢。
所以,当车展煞有介事地搞什么“超级试驾会”,构建“极限地形挑战”、“智能辅助泊车”这些场景时,我看到的不是科技,是魔术。在特定场地、特定规则下,一切都完美无瑕。但现实世界,是一个充满了Bug和意外的混沌草台班子。这帮人是真的疯了!我甚至怀疑主办方是不是在某个深夜喝多了,拍脑袋想出来的。毕竟我上次喝多,就差点下单了一个挖掘机模型。
车展说,我们不仅好看,还好玩,更好买。这话术,典中典。它直接承认了,光靠车本身已经忽悠不动人了。于是乎,他们搞起了“万人汽车团购会”、“超能小馆长”,甚至还有“美好汽车生活节”。露营、市集、live show都来了。这是什么?这是汽车行业的心态彻底崩了。
这是一种典型的思维转变:既然产品本身已经卷不出花来了,那就卷场景,卷生活方式,卷你的孩子。 “超能小馆长”,听着是亲子研学,说白了不就是从小培养品牌忠诚度吗?从娃娃抓起,以后长大了买车,DNA里就刻着我家的Logo。这一手,釜底抽薪,机你太美。而那个生活节,更是把车展从一个工业展会,一把子拉低到了城乡结合部的大集市。这哪是车展,这是把义乌小商品市场搬过来,顺便卖几台车。
但说实话,这可能才是车展唯一的活路。当所有人都杀红了眼,当技术名词的包装纸被戳破,竞争就回归到了最原始的形态——赶集。谁的摊子更大,谁的吆喝声更响,谁送的鸡蛋更多,谁就能赢。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,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狠,同行看了估计想顺着网线过来打我。
说到底,所有车企在长沙这个斗兽场里声嘶力竭地表演,都是为了一个目的:活下去。加大加大加大投入,卷死卷死卷死同行。然而,对于我们这些真正的消费者来说,看这些表演,就像看上帝视角的天神打架。他们打得越凶,我们手里的优惠券就越多。奔驰最值钱的是品牌本身,特斯拉最值钱的是那种“信仰”,而现在这些新势力最值钱的,就是他们那股“豁出去了”的癫狂劲儿。
最终你会发现,决定你买什么车的,根本不是这些极限工况下的表演,也不是那些花里胡哨的生活方式包装,而是一种玄学。你信了,它就值。就问你怕不怕?
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,推动社会和谐发展。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。
宜人配资-在线配资查询服务-股票配资靠谱公司-上海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